2025年两会胜利召开,“人工智能+”成为会议期间的热门话题。为深入学习两会精神,培养学生党员创新意识,农机化本科生党支部于3月12日在N8101教室开展了政治理论学习活动。本次学习由桑士哲同志领学,支部全体成员积极参与并展开热烈讨论。
桑士哲同志在领学中指出,回顾历年政府工作报告,2015年首次提出“互联网+”战略,开启了我国数字经济的新篇章;2024年,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开展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标志着我国正式将人工智能提升为国家战略;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持续推进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部署更加精准有力,旨在推动更多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突破性发展。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,中国正以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为抓手,全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强劲引擎。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驱动力,正在深刻改变经济社会发展格局。在经济领域,人工智能不仅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,还催生了大量新兴产业和业态,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在社会治理方面,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公共服务的精准性和普惠性,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民生需求。在创新生态建设上,人工智能不仅激发了市场潜能,还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和降低中小企业AI应用门槛,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桑士哲同志强调,持续推进“人工智能+”既是重要的历史机遇,也是巨大的时代挑战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,应当主动把握这一机遇,紧跟科技发展浪潮,在人工智能领域勇于探索、积极创新。他还指出,人工智能的深入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青年人才,因此培养当代青年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。为加深理解,桑士哲同志还介绍了人工智能在电影制作、医疗诊断、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成功应用案例,激发了在场同志们的创新热情和学习积极性。
学习结束后,支部成员们踊跃发言,分享学习心得。马瑾同志表示,作为青年学生党员,我们应当主动学习人工智能相关知识,努力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所学专业深度融合,为培育“新质生产力”贡献力量。刘艺峰同志认为,人工智能的发展为农业机械化带来了新的机遇,建议支部成员关注智能农机装备的研发与应用。邓飙同志则从就业角度出发,提出要加强对人工智能相关技能的学习,以适应未来就业市场的变化。通过本次学习,支部成员们深刻认识到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的重要意义,纷纷表示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。大家一致认为,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,应当主动拥抱技术变革,在人工智能领域勇于探索,为实现科技强国梦贡献青春力量。支部还决定将人工智能学习纳入常态化理论学习计划,定期组织专题研讨和实践考察,不断提升党员同志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。展望未来,人工智能将继续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。新时代的青年党员既要看到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,也要清醒认识其中的挑战。青年党员应以更加开放的心态、更加务实的作风,积极投身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为建设科技强国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。